笔趣阁 - 历史小说 - 洪武兴明在线阅读 - 第96章 安定武昌

第96章 安定武昌

    接下来数日,就是各种善后工作,武昌西城被张子昂一把大火烧掉了不少民宅,许多百姓失去家园,流离失所。

    这些人要是处理不好,丢失民心不说,更容易引发流寇。

    朱文正拿出一部分军粮救济百姓,又从军资中拨出一部分,以工代赈,召集百姓重建家园。

    这些举措极大赢得了当地百姓爱戴。

    虽然赵德胜张贴了许多安民告示,但朱文正仍然觉得不够,毕竟这个年代的人们普遍不识字,想要将政策传播开,效率非常低下。

    朱文正一拍脑门,想起还留在洪都的孙良运,这家伙可是做宣传的一把好手,又急忙让胡大锤领着几艘快船,回洪都把孙良运带了过来。

    朱文正本意只是让孙良运叫上几个书生当帮手,没想到的是,竟呼啦啦来了两三百人。

    孙良运在都督府吃了一段时间闲饭,正觉得问心有愧,没想到大人竟会有治国安民的任务来找他,顿时兴奋的眉飞色舞,见到朱文正就是躬身大拜:

    “大人,听说你需要读书人效力,洪都书生争相踊跃,若不是船只太小,今日能有更多帮手赶来!”

    看着眼前这些仿佛打了鸡血,跃跃欲试的读书人,朱文正一时也被感染,当场让孙良运写出一篇通告,宣讲吴军的种种利好政策。

    孙良运二话不说,运笔如神,仅仅片刻功夫,一篇通俗易懂,又朗朗上口的大作便应运而生。

    朱文正本来只是想让他宣传下政策,等拿起来一看,却见孙良运巧施辞令,竟将一篇枯燥的通告,写出了半价大甩卖的感觉,让人看了觉得不信都是血亏啊!

    朱文正连连感叹,这家伙要是生在现代,绝对是个引领风云的人物。

    只是他发现通告结尾,用得是大都督府的名义,朱文正随即指着这里说道:

    “落款改一下,要用吴王的名义!”

    孙良运不傻,瞬间明白了大人的意思,他刚刚只顾着拍大人的马屁,却忘了大人还要拍吴王的马屁,他当即提笔改了过来。

    这一回,朱文正满意的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孙良运随即带领这群书生,雄赳赳气昂昂,走上大街,四处宣扬吴军好处。

    这群书生本来多为穷苦人出身,非常了解百姓的疾苦,经过他们大力宣讲,当地百姓对吴军的好感倍增,各种政策执行起来,顺畅许多。

    拿下武昌,对于人口和税收的增长有重大意义,但对于朱文正来说,还有一层特殊的含义,那就是武昌在陈友谅的多年经营下,拥有极为发达的造船工业和成千上万的娴熟工匠。

    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,虽然吴军水军在缴获大量战船后,变得非常强大,但所用船只多数只适用于内河沿海,并不适用于远洋作战。wap.

    朱文正在了解到倭国参与宋代秘闻后,总有一种危机感,需要趁早打造一批远海舰队,以备不时之需。

    当朱文正赶到武昌造船厂时,廖永忠,俞通海两人正一脸兴奋,对着缴获的汉军战船指指点点。

    两人正在商议,如何将武昌造船厂的器械和工匠迁往应天(南京)。

    这是历史性事件,朱元璋在收获汉军大批工匠和技术后,就于应天设立了著名的龙江造船厂。

    龙江造船厂后来一跃成为,大明一朝赫赫有名的中央造船厂,为明军水师主力督造各式战舰,就连郑和下西洋乘坐的巨大宝船,也是在那里制造。

    俞通海两人看见朱文正亲身赶来,急忙躬身行礼道:

    “大都督专程赶来,可是也对汉军巨舰感兴趣?”

    朱文正却摇了摇头,当场给他两人泼了一盆冷水:

    “陈友谅的巨型楼船,看起来威猛高大,其实并不实用,早晚要被淘汰!”

    身为水军将领,廖永忠最是看重这些战船,闻言有些不信邪的说道:

    “这些楼船曾在鄱阳湖时,给我军造成巨大压力,一时难以抵挡,大都督何出此言?”

    在廖永忠看来,大都督虽然陆战无敌,但毕竟不是水军出身,多半缺乏对水师的系统认识。

    朱文正却充满自信,有理有据的分析道:

    “这种楼船体型太大,重心又高,船上风帆又少又小,全靠人力摇浆机动,一旦遇到大风浪,则完全无法控制,更无法在远洋作战!”

    这番话极为内行,让廖永忠一时竟无言以对!

    陈友谅的巨型楼船,高达三四层,这么大一个身板,一旦起风,就会形成巨大阻力,若是逆风,人力根本无法操持,战船就会完全失控。

    鄱阳湖早已证明,即便在无风的情况下,汉军巨舰在吴军海舟面前,机动力也完全处于劣势,常常被牵着鼻子走。

    但大型楼船是华夏文明传承了千百年的,廖永忠仍然坚信它的用处,便说道:

    “自古造船便是如此,楼船虽然笨重,但船体高大,装载士兵众多,于水战时,既可直接撞击,又可于接舷战时,形成兵力优势,怎么能说无用淘汰呢?

    若是楼船都要淘汰,那又有谁可以替代它?”

    朱文正嘿嘿一笑,掏出事先准备好的一张造船图纸,摊开到两人面前,说道:

    “这是我有感于鄱阳湖后,潜心研究,自己独创的一种战船!”

    廖永忠一听,这图纸竟然是朱文正自己设计的,顿时头大非常!

    造船涉及学问众多,岂是儿戏可言?

    这话要是换个人讲,只怕廖永忠早就大嘴巴子招呼上去,但朱文正是百战白胜的大都督,廖永忠就算再不乐意,也得装模作样的先查看一番。

    俞通海也是额头冒出冷汗,唯恐大都督搞出些离谱的设计,万一沾水就沉,那可是要出人命的。

    两人眼神悄悄一碰,均在心中赌咒发誓,待会儿一定要找个由头,打消朱文正自己造船的疯狂念头。

    两人装模作样的向图纸看去,看着看着,不知不觉就入了迷,只见这张图纸并非小儿涂鸦,结构线条都显得专业合理,竟像出自大师之手。

    只见这艘战船从外表上看,跟传统楼船有几分相似,只是体型更小,结构更紧凑,长约28米。

    船体之上也建有楼,可以安置弓弩炮石,跟传统楼船不同的是,它只有一层,重心更低也更稳。

    最直观的变化是,船体上设有三根桅杆,可悬挂大量风帆,借助风力行驶,对人力依赖极小。

    船底也从平底,改成了尖底,更适于远洋破浪。

    廖永忠,俞通海皆是水军行家,一看就发现,这艘战船何止不是儿戏,简直就是划时代的产物啊!

    两人对视一眼,皆从对方眼中看出深深的震惊,他们回过头来,异口同声的问道:

    “敢问大人,此船如何称呼?”

    朱文正微微一笑,这当然不是他自己鼓捣出来的,它是明代中后期才出现,并很快成为大明水师主力的著名战船——福船!常青椒的洪武兴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