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二九章 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万岁!
书迷正在阅读:鄙人只想搞钱,拦吾者必刀之、开局长生万古,苟到天荒地老、玄幻:赢麻了,我的弟子都有系统、一代书仙:白书圣、拜师九叔:先天武体的我要修道、我长生不死,多活一年能抽一次奖、我是瓦尔迪、谪世真仙、地狱修罗场,她们都成了病娇、洪荒:急!我师父是倒霉蛋红云
“如此说来,”曾国藩说道,“轩邸是次大祭岳武穆,同高宗纯皇帝对岳武穆的褒扬,其实……一脉相承?” “不错,”赵烈文颔首,“一脉相承!” 顿了顿,“虽然,高宗纯皇帝对岳武穆的褒扬,重点在于‘忠义’——这一点,同他对史可法、刘宗周的褒扬,是一样的;不过,不一样的地方,也很明显!” “高宗纯皇帝和史可法、刘宗周之间,有一道‘本朝’、‘胜朝’的鸿沟——轩邸祭阎、祭史,乃至祭岳,都是为了抹平这道鸿沟;高宗纯皇帝和岳武穆之间,却没有这道鸿沟——宋和清,隔了元、明,高宗纯皇帝之取态,便完全超然了!” “细辨《读宗泽忠简集》,高宗纯皇帝全然是以岳武穆——或者说,以宋——为‘己’,以事实上的同族——完颜氏之金——为‘敌’,也就是说,全然是以宋、明以降之华夏正朔自居,这一层,他比世宗宪皇帝,高明的太多了!” “世宗宪皇帝移岳武穆出武庙,简直就是……唉,就不被人讥为‘做贼心虚’,也是明摆着的‘此地无银三百两’!好像生怕天下人忘记了,他这一族,原来其实是女真人似的!唉,实在是太笨了!” 这是赵烈文第二次批评世宗“此地无银三百两”;而批评本朝皇帝“做贼心虚”、“太笨了”,也实在是—— 咳咳,咳咳。 曾国藩下意识的往门口方向看了一眼。 他收回目光,沉吟了一下,“所以,对于岳武穆,高宗纯皇帝的褒扬也好,轩邸的是次大祭也好,都算是对世宗宪皇帝的……‘矫枉’了?” “算是了!”赵烈文说道,“不过,这个‘矫枉’,高宗纯皇帝不过仅仅摆出一个姿态,真正动手的,还是轩邸!” 顿了顿,“高宗纯皇帝之于岳庙,到底仅仅是一个‘谒’,不是‘祭’——同圣祖仁皇帝祭大成至圣文宣先师,那是不可同日而语的;轩邸之于岳武穆,却是真真正正的‘祭’——如爵相所言,可以比拟圣祖仁皇帝祭大成至圣文宣先师了!” “嗯,”曾国藩说道,“一个祭文,一个祭武。” “爵相一语中的!”赵烈文轻轻击节,“就是一个祭文,一个祭武!——时隔一百八十三年,前后映照!” 曾国藩微微仰头,眯着眼,掐着手指,默算了一遍,开目,微笑说道: “惠甫,你的‘心水’,还真是清啊!——圣祖仁皇帝第一次赴曲阜祭孔,是康熙二十三年的事情,迄今,可不是已经一百八十三年了?” 顿了顿,“这么说,接下来,就该请岳武穆‘回驾’武庙喽?” “爵相‘回驾’二字绝妙——这是一定的!” “不会反世宗宪皇帝之道而行之——将关壮缪请出武庙吧?” “决计不会!”赵烈文摇了摇头,“愚夫愚妇心中,关状缪高出岳武穆,不知凡几?将关壮缪请出武庙,老百姓一定就糊涂了——‘上头’这是要干什么呢?不再讲究‘忠义’了吗?轩邸何等样人?这个节骨眼儿上,绝不会做这种无谓之事的!” “嗯,”曾国藩微微颔首,“这个节骨眼儿上,这个节骨眼儿上……” 略略一顿,慢吞吞的说道,“在这个节骨眼儿上,祭阎、祭史、祭岳,确有奇效啊!莫说一般人了,惠甫,就是你、我,亦不能不心潮激荡啊!” “这个节骨眼儿上”,自然是指中法宣战,箭在弦上,一触即发。 “是!”赵烈文目光灼亮,“宣战诏书有云,‘战端一开,地无分海南漠北,人无分老幼男女,凡我率土之滨,皆应慷慨以赴,前线后方,戮力壹心,以求全捷,以期盛世,以待大同!’” 微微一顿,“轩邸祭阎丽亨文云,‘战端一开,地无分海南漠北,人无分老幼男女,凡我率土之滨,皆应慷慨以赴,前线后方,戮力壹心,则全捷可期!盛世可待!’——几乎一模一样!” “又,宣战诏书云,‘华夏赤子、志士仁人,恒河沙数,挥汗可成雨,众志可成城’;轩邸祭阎丽亨文云,‘我四万万华夏赤子,挥汗可成雨,众志可成城’——也几乎是一模一样的!” “自个儿跟自个儿‘犯重’,自然不是因笔力不足,其用意,再明显不过了——所‘重’者,即所‘重’者!” 第一个“重”,“重复”之“重”;第二个“重”,“重视”之“重”。 “再对照‘周顽、殷义,一视同仁’、‘既不论周、殷,又何分旗、汉’等语,这个‘重’,就更加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了!” “我想,有两个字,可以一语概括之——” “哦?”曾国藩问道,“哪两个字啊?” “我同赵竹生在扬州共事半年,”赵烈文说道,“同轩军‘独立第一师’也颇有接触,听过轩军的一首军歌,很有意思,叫做《团结就是力量》——” 微微一顿,“我说的,就是这两个字——‘团结’!” 《团结就是力量》?隐约记得,前文也有个家伙提到过什么《团结就是力量》,好像也是姓赵的……就是那个赵竹生? 好吧,巧合,巧合。 “‘团结’?” 过了半响,曾国藩点头,“嗯,有味道!有意思!确实,‘团结’——一语括之了!” “话说回来,”赵烈文说道,“轩军的兵,每一个都是识字的——入伍之前,多是文盲,入伍之后,上头逼着识字儿,过了一年半载,就再没有不识字的了,若有,可就要军法处置了!” 微微一顿,“可是,轩军的军歌,却几乎都是大白话——怪有趣的!” “大白话是大白话,”曾国藩说道,“不过,大雅若俗,大巧若拙!单是‘团结就是力量’这六个字,乍一入耳,实话实说,心头一震啊!” “确实如此!” 顿了顿,赵烈文试探着说道,“爵相,轩邸号召‘团结’,那我们——” 曾国藩没有任何迟疑,“不消说,自然是‘团结’在其麾下了!” 赵烈文眼中放光,“是!” “其实,”曾国藩说道,“就算没有祭阎、祭史、祭岳,你、我也会恪尽职守的,只不过,既有了祭阎、祭史、祭岳,那就——为王前驱吧!” “恪尽职守”、“为王前驱”,可不大一样啊! 赵烈文再次高声应道,“是!” 说着,已是难掩兴奋的神色,“爵相,以你的睿见,这场仗,咱们到底有几成取胜的把握呢?” 曾国藩没有马上回答,过了一会儿,平静的说道:“普鲁士王太子访华的时候,我是亲眼见过轩军的‘阅兵式’的;现在,举国上下,又有这样一番人心士气——” 顿了顿,“到底‘几成’不好说,不过,我相信,这场仗,打得赢!” 赵烈文双拳轻轻一握,吐出一口气来,“这场仗如果赢的漂亮,那么,轩邸的威望——本朝开国以来——可就无人出其右了!” “是的!” “那么,爵帅,您说,他会不会……嘿嘿,嘿嘿!” 曾国藩不说话了。 屋子里,一时之间,变得异常安静。 赵烈文不错眼的盯着曾国藩。 过了好一会儿,曾国藩开口了,声音依旧平静,“惠甫,我晓得你要说什么——不过,应该不会的。” 赵烈文目光咄咄逼人,“爵相,请教——何以见得呢?” “他的妻子是皇帝,他的儿子是皇帝,他是事实上的……嗯,这还不够吗?” “若有人就是不够呢?——这个世上,总是有操、莽之流在的呀!” “他不应该是这样的人。” “爵相,还是那句话——何以见得呢?” “两宫皇太后撤帘之后,受到的优礼、尊崇,甚至过于垂帘之时——曹操会这样吗?” “王莽呢?” “不一样!”曾国藩摇了摇头,慢吞吞的说道,“王莽的戏,扮的太过了!” 顿了顿,“以我的冷眼旁观,轩邸并不是在扮戏——该抓的权他抓,该圈的人他圈,该尊礼的人他尊礼,该享用的他享用——王莽是这样子的吗?” “这……” “所以,我认为,他不是你说的那种人。” “爵相睿见!不过,万一——爵相,我是说‘万一’——万一他真是我说的那种人,则……我为之奈何?” “惠甫,”曾国藩的声音干巴巴的,“这个话头,其实咱们也是谈过的,我还是那句话——这是人家的家务。” 顿了顿,“咱们——到底都是外人。” 话说到头儿了。 赵烈文深深点头,“对!人家的‘家务’!” 过了一会儿,笑了一笑,“说起‘家务’,我倒觉得,轩邸的‘家务’——我是说他自个儿的‘家务’,可能会……挺有意思的。” “挺有意思?惠甫,什么意思呢?” “是次江阴祭阎丽亨,”赵烈文说道,“轩邸是带了两位侧福晋同行的,而且,若没有两位侧福晋——特别是那位杨侧福晋,祭阎丽亨,还未必能够顺当成事呢!” 曾国藩目光微微一跳。 过了片刻,“惠甫,你还真是能发前人未发之覆啊!” “爵相谬赏!” “我想,后宫干政,应该是不至于的——” “后宫”二字一出口,曾国藩就晓得不对了,正想有所解画,赵烈文已经接上了话头: “爵相,我看,未必啊!” *青玉狮子的乱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