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历史小说 - 堡宗别闹在线阅读 - 第二百五十九章 帝国根基

第二百五十九章 帝国根基

    之前东宫幼军没有成型之前,太子还愿意和臣子商量着来,甚至利益交换,如今幼军壮大,且唐氏外戚事件后,兵部尚书于谦配合着将兵权逐步收归皇权,加上文官集团的中枢,都是太子和陛下重新提拔起来的人。

    所以今日太子强势决策,并无人非议。

    心里肯定有意见。

    不敢说罢了。

    番薯宴后,杭敏杭昱两父子毫不客气的问太子殿下要了十个番薯,说带回去给家人尝鲜。

    朱见济索性大方的给在场每个人都送了十个。

    为了让番薯种植更容易推广,朱见济又下旨,给在京京官以及来京述职的每个官员,都送三个番薯过去。

    上次出海,商行专门去南洋吕宋岛买了整整一船回来。

    消耗一点无关紧要。

    众臣告退。

    朱见济把农部尚书林聪,工部尚书、东宫军研院令杭敏留了下来,原本打算回东宫议事,朱祁钰眼珠子一瞪,“朕是个摆设么。”

    还要避开朕,兔崽子你和老子生分了啊。

    朱见济:“……”

    也罢。

    那就带带老朱,免得他一事无成的坐享其成。

    回到东暖阁。

    朱祁钰识趣的懂事的去软塌。

    把御书桌的位置留给儿子——他已经是一个成熟懂事而且合格的太上皇了。

    朱见济落座,笑道:“给林尚书和和杭尚书赐座。”

    朝野之间,目前普遍不看好农部,觉得是个可有可无的部门,所以林聪在朝堂虽然位列九卿,但其实身份地位还不如其余六部的侍郎。

    但只有朱见济知道,封建农业王朝的农部,会在接下来的农业改革中,有着何等举足轻重地位。

    不过有个问题。

    农部尚书林聪,早些时候是支持堡宗的。

    朱祁钰废朱见深的时候,林聪也明确表态反对,但后来堡宗用金刀发动政变,林聪竟然没有支持,反而从日常言行中,透露出诸多不满。

    毕竟堡宗复辟,属实有点不厚道。

    朱见济知道林聪的这种心思,其实和于谦类似。

    深感佩服。

    林聪是个有是非曲直胸怀大义的人。

    而舅舅杭敏么……

    已经是太子党最中坚的力量,手握东宫军研院,掌控工部,是自己接下来的各种举措中,不可或缺的力量。

    两人都只坐了个半个屁股。

    朱见济先对林聪道:“农科院成立的事情,在孤出征之前,就已经提上议程,虽然最终没落实下来,林尚书可曾有过想法?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看了一眼朱祁钰。

    朱祁钰两手一摊,“怪我咯?”

    朱见济无语的翻了个白眼。

    难道怪我?

    兵权都已经逐步拿回来了,朝堂中枢又基本上是咱父子新提拔起来的人,这你都不知道强势,也难怪历史结局那么惨。

    老朱你就只适合当个闲王。

    嗯,作为父亲还是很称职。

    林聪道:“微臣早就想过,按照太子殿下先前的构思,农科院会如工部的军器监一样,是个独立的部门,直接受辖于农部,所选官员,皆从地方县府擢升熟谙农事的县令、县丞充斥,并全国境内招募种植好手……但农科院具体负责何事?”

    朱见济没回答,“可有人选?”

    林聪胸有成竹,“虽然农科院迟迟未能建立,但微臣已经选好了官员人选,而经验丰富的老农民,需要这些官员去全国甄选。”

    朱见济道:“舒良,给林尚书拿纸笔,林尚书,你记下来,稍后去交给吏部。农科院架构,拟定院令一名,从五品,副令两名,正六品,仓大使及诸多皂吏数名,此机构建立在京畿,总领全国农科院诸事。”

    林聪一一记录。

    朱见济继续道:“农科院因为是主裁农业事宜,而我大明疆域宽广,各地种植作物不同,所以需要在全国各地设立分院,拟在浙江设立江南分院、蜀中设立天府分院、河南设立中院、两广设立南院,在京畿暂立北院,等辽东那边没有女真扰边了,北院移至辽东。诸分院设主事一人,正八品,并设诸多管事皂吏。另,诸院招募老农民,虽然不入流,但以技术员、专家、正副教授、院士晋级,技术员享受从九品薪俸,专家享受正八品薪俸,正副教授享受正从六品薪俸,院士享受正四品薪俸。”

    林聪急忙一一记录。

    朱见济又道:“此事交由吏部执行,由工部负责筹建总院和分院机构,由户部在分院所在五地,各划拨一千亩良田作为实验用地。”

    林聪立即领旨。

    朱祁钰立即对舒良道:“着人去吏部、工部和户部传旨,内容就按太子说的办。”

    舒良立即领旨。

    朱见济沉吟着一阵,说道:“农科院成立后的第一个项目,就是研究番薯种植,此事交给河南的中院和蜀中的天府分院同时进行。”

    说来惭愧。

    朱见济虽然没少吃红薯,却不知道怎么种植。

    但他有印象。

    后世的四川和河南,似乎都在种植红薯。

    深呼吸一口气,对林聪道:“林尚书,你虽是九卿,但要明白你的本职工作,孤对农部没有特别要求,尽管国家大事林尚书都有参议之权,但孤还是希望,林尚书能全身心投入农业改革中,争取在十年之内,让我大明百姓人人可饱腹,如此一来,林尚书之功绩,必将名垂青史。”

    让一个封建农业王朝人人都能吃饱……

    这个功绩很大。

    对国家的战略意义也很大。

    解决粮食危机,意味着人口暴涨,人口暴涨,意味着国力的昌盛。

    是一个帝国的根基之所在。

    林聪深知肩头责任重大,起身,“微臣愿为殿下的浩然之意先驱以赴,还请殿下允准,由微臣亲自权兼农科院院令!”

    这是要下基层去干实事。

    朱见济大喜,“善!”

    九卿之一的农部尚书亲自抓农科院诸事,下面的人也会更加配合。

    林聪立即告退。

    他等不及了。

    因为朱见济说的有道理,如果他主持农科院,真的解决了粮食问题,这个功绩,不说像于少保力挽大厦于将倾一般名垂青史,但有明一朝甚至千百年后的历史中,林聪这个名字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    这是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人生结局。

    林聪走后,朱见济看向杭敏,“杭尚书,接下来我们的事情可能会有多,首先第一点,工部要成立工科院!”

    工业发展,必须用国家力量来推动。

    /105/105805/2849166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