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2章 研讨会(1)
当方翰民带着旅途的疲劳,出现在会务组报到处的时候,几位年轻人正在接待陆续到达的参会人员,还有一位戴着眼镜,面容清瘦,头发有些花白,年近六十的工作人员,随便翻看着已经办理报到手续的参会者资料表格。 按照工作人员的要求,方翰民把填写好的表格放在桌上,等待会务组安排住宿宾馆的房间号,年纪较大这位工作人员拿起表格一看,非常吃惊地问:“你就是红星制药厂的方翰民同志?” 突然听到有人问话,方翰民也很意外,“对,我就是红星制药厂的方翰民,请问你是......?” “方翰民同志,欢迎你来参加我们的会议!我是《制药科技》杂志社的老许,咱们通过几次书信,也打过几次电话,我专门在此恭候你的到来。” 方翰民马上放下随身行李,主动伸出双手,上前一步跟老许相握,“谢谢许总编!劳你大驾,不胜感激!是的,咱们已经是老熟人了,但这是第一次见面,幸会幸会!” “说的很对,通过你的论文,咱们早就熟悉了,虽然这是第一次见面,但有一见如故的感觉。”老许侧身招呼道:“小林,方科长的房间,不要安排其他人了。” “许总,你是说这位方翰民先生的房间,只安排他自己吗?” “对,就是这个意思。” “可是,会务组规定,所有参会者都入住标准双人间,每个房间必须安排两名来宾入住,不能造成浪费。” “会务组的规定我知道,但方科长例外,他必须有一个安静的环境。回头我跟会务组打个招呼,有事我负责。” 一旁的方翰民有点不好意思,“许总,我还是按会务组要求,入住双人标准间吧。” “你不用管,这是我的安排。走,我陪你去宾馆。”老许再次问道:“小林,方科长的房间安排好了吗?在哪个房间?” “安排好了,那就让方先生入住606号房间吧。” “好,方科长,咱们走。”...... 在许总编辑的亲自陪同下,会务组的司机将他们两人送到预定宾馆。进入房间,放下行李,老许让方翰民稍事休息,晚上组委会为参会者安排了欢迎宴会。 老许是《制药科技》杂志社的总编辑,这次技术研讨会,他负责联系各位专家教授,研讨会上宣读的论文和演讲报告涉及的题材,均由他选定。 晚宴开始前,许总编非要让方翰民跟几位全国著名的业界专家坐在同一桌,方翰民不太喜欢这样的场合,他跟这些医药行业的技术权威年龄相差太大,有人免不了询问他的学历职称,因为自己穿越者的身份,每当方翰民撒谎搪塞这样的问题,他自己都觉得无聊。另外,由于跟那些行业大佬是两个世界的人,方翰民不愿意跟他们产生任何瓜葛。 但是,老许的邀请,是对方翰民的尊重,这份盛情方翰民完全体会得到。从见面到现在,许总编绝口不提他的老同学----红星制药厂总工程师老夏,他对方翰民的热情,让方翰民自己都感到意外。 不是许总编把他的老同学忘记了,他跟老夏这么多年一直都有联系,在他们大学时代的同班同学中,是唯一的存在。老许跟方翰民取得联系,还是老夏牵的线。 但是,方翰民给许总编的印象太深刻了! 尽管两人此前并不认识,但是,半年多前方翰民在《制药科技》上连续发表的四篇论文,在业界引起了强烈震动,编辑部不仅收到很多的读者来信,还为杂志的订阅量做出了巨大贡献,《制药科技》杂志今年的订阅数量,比往年增加了百分之五十! 关键是以老许从事制药科技编辑三十多年的视角衡量,他认为方翰民的论文水平太高了,在《制药科技》创刊三十多年的历史中,方翰民那四篇论文属于独一档的水平。 老许认为,四篇论文阐述的工艺技术,具有相当的超前性,当下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。 所以,老许在物色论文宣读人选的时候,第一个想到了方翰民和他的论文,甫一见面,两人有说不完的话,他当然没有时间打听老同学夏总的情况。 尽管方翰民才二十多岁,还是个初出茅庐的小青年,在名气上跟几位在国内大名鼎鼎的业内专家没法比,但他的几篇论文可谓鹤立鸡群,而红星制药厂的加氢催化新工艺,在业内足可傲视群雄。老许认为,方翰民完全有资格跟这些著名专家平起平坐。 盛情难却,方翰民实在不好驳老许的面子,他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。 当老许跟方翰民来到1号桌的时候,几位专家已经入座了。 “许总编,你姗姗来迟,让我们好等啊!”一位专家说道。 “让专家们久等了,不好意思,不过还没上菜,也不算晚,一会儿我自罚一杯,算是给各位赔罪了。”看得出来,老许跟这些专家早就很熟悉。 “就你那酒量,我们不忍心,罚酒就算了。唉,你也不给大家介绍一下,你旁边这位年轻人,来自哪个院所或高校?” 没等许总编介绍,对面那位老专家突然站起身来,“小方,方翰民,是你吗?你什么时间到的?” 除了两位当事人,包括老许在内的其他人都觉得莫名其妙。 因为第一次跟这么多不认识的国内著名业内专家坐在一桌,方翰民不免有些忐忑,所以,他坐下后就低着头,并没有注意同桌的其他嘉宾。 听见有人喊自己的名字,方翰民抬起头,马上就认出了对方,他急忙起身跑过去,伸出双手跟对方相握,“费教授,你也来了?你身体还好吗?” 众人一头雾水,这两人在年龄上估计要差五十来岁,怎么跟一见如故似的?难道他俩是师生、同乡或校友?都知道老费毕业于名校,看来这个年轻人的背景也不简单。 就在大家迷惑不解的时候,费教授向老许征求道:“许总编,我越俎代庖,先把这位年轻人向大家介绍一下,可以吗?” “当然可以!费教授,我也想知道,你们是怎么认识的?” 老费示意方翰民回到自己的座位,他向大家介绍了他跟方翰民认识的大致经过,“他们那个成果技术含量很高,红星制药厂请了我们七个人去做鉴定,其他六个也很厉害,我说出来在座的都熟悉,据说那项成果后来得了他们省的科技进步一等奖,确实不错。我要说的是,小方同志在鉴定会上的表现,非常精彩!” “费教授,能得到你的夸奖,应该相当不错!”另一位专家附和道。 “光听我说不行,我看了研讨会议程,他好像要在会上宣读论文,到时候你看看就知道了。”老费这样的大专家,从来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。 许总编接了过去,先对各位专家进行了介绍,然后说道:“对,他要在研讨会宣读论文,如果时间允许,有可能还要做一个关于‘制药科技发展趋势浅析’的报告。” 其中一位专家恍然大悟地说:“搞了半天,他就是在《制药科技》连发四篇论文的作者?想不到啊!这么年轻?” “那几篇论文我都看了,水平相当高。” “几篇论文涉及的技术,就是费教授主持鉴定的成果吗?那项技术已经实现工业化了?令人难以置信!” “那有什么难以置信的?费教授说了,人家的成果都鉴定了,而且鉴定规格很高,还得了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。” “技术太超前了,不敢想象,确实不简单!” “以前没听说过红星制药厂,是一家地方小企业吧?”..... 专家们议论纷纷,方翰民正想借此机会宣传一下红星制药厂,“我们单位是一家地方国营企业,职工四千余人,现有两大车间,六条生产线,费教授他们亲眼所见,我们二车间的所有生产线,全部采用的都是这种新工艺,效果非常好。” 说话间,丰盛的菜肴已经上桌,许总编吩咐服务员倒酒,“给每人面前的杯子都倒满,不限量,随意喝。大家见面不容易,借此机会,咱们一边喝酒,一边交流。” 跟一般饭局不一样,在座的人都是技术精英,他们喝酒全凭自愿,这里没有社交酒局上那些套路,即使代表会议主办方的许总编,在简短的致辞之后,也只是象征性的提议大家共同举杯,喝了一口就再也不带头倡议了。 一位年纪较轻的专家也许想找人陪他喝酒,端起酒杯说道:“方科长,看上去你年龄不大,应该能喝一些酒吧?” “多少能喝一点,李教授,认识你很荣幸,我敬你。”方翰民端着酒杯走了过来。 “哎哟,多谢多谢!咱们互敬,好吗?”李教授站起身,跟方翰民碰杯。 李教授是某医药研究院的教授级高工,他像找到了酒桌上的知音,等方翰民回到自己座位后,李教授跟方翰民旁边的嘉宾换了个座位,非要跟方翰民挨坐在一起。 刚才这杯酒是李教授主动提议的,方翰民知道来而不往非礼也,何况老李还是德高望重的专家,方翰民当然要回敬他,“李教授,虽然我酒量有限,但今天能认识这么多国内顶级的制药专家,让我大开眼界,我再敬你!” 李教授也不推辞,端起酒杯畅饮了一口,然后问道:“方科长,你们的成果能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,说明技术等级相当高。刚才你说红星制药厂是一家地方国营企业,四千多人的单位,规模不算大,我想知道的是,你们这项全国首创性技术,是红星制药厂自主研发的吗?”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,却不能简单对待,李教授是制药科技方面的顶级专家,他知道这项技术的难度有多大,莫说一个规模不大的企业,即使放在他们那样的国家级科研机构,在现阶段开发这样的技术,也存在极大的困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