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历史小说 - [大唐]武皇第一女官在线阅读 - 第436节

第436节

    这真是不一样的一世了。

    **

    光宅元年。

    五月中,中路大总管李文成,平定越王李贞的捷报传回长安。

    随即,琅琊王兵败的消息也传回。

    此时,距离三路大军离开长安,不足一月——也就是说,减掉路上的时间,只用了几天就平定了叛乱!

    长安城中朝堂大震。

    怎么可能!

    其实绝大多数人,哪怕是宗亲,见到天后当真开始调兵遣将,也觉得两王叛乱能成,不,别说能成了,能坚持一年半载不被剿灭的可能性都比较小。

    但他们没想到,两王败的这么快,这么摧枯拉朽!

    直到两王叛乱兵败的详细全过程传入长安后,朝堂再次被两王震惊了。

    不过……

    得知两王战败的细节后,最破防的人还不是宗亲,其实是李淳风和宰相辛茂将!

    没错,最破防的,正是这两个看起来与叛乱毫无关联的人。

    先来说李淳风——

    姜沃很久没见过自己仙风道骨的师父发这么大的脾气了。

    她都怕大夏天的,师父气晕过去,连忙上前递上一杯消火的凉茶苦劝道:“师父,别气了。”

    然而李淳风气恼的连杯子都砸了:“越王、琅琊王!真是丢尽了太宗的脸!”

    姜沃:……也是,到底事关太宗颜面,师父破防也是难免的。

    这事儿还要从越王李贞的身份说起:越王李贞,太宗皇帝第八子,也就是高宗皇帝序齿上一位的哥哥。他的儿子琅琊王,自然也是正儿八经太宗的孙子。

    有这样的身份,岂能不用?

    故而越王谋反之时,还找人给他写软文来着,说他‘肖似父皇太宗文皇帝,英武善战,必能匡扶社稷’。

    结果……

    且说,越王李贞号称二十万人马,朝廷当然是不信的,这种号称肯定都是有水分的。

    哪怕他打着太宗的旗号起兵匡扶李唐,估计能聚拢个几万人也就不错了。

    但是,他们还是高估了越王李贞的能力。

    直到文成到了前线,才发现,李贞号称的大军二十万,其实是……七千人。

    消息传回来,文武百官都沉默了。

    姜沃甚至想起了那个有点阴间的笑话:

    月薪不足十万。

    那是多少?

    三千。

    七千对十万,别说对面是带着最先进火药和精兵的李文成了。

    就算对面只是个寻常将领,如此大的兵马差距,李贞想要赢,都得找个神棍跳大神,让亲爹二凤皇帝附身才行。

    然而,这是不可能的。

    越王李贞,在面对朝廷大军时,甚至都没有敢于一战,直接‘大惧,闭门自守,并饮药自尽’。

    其余手下自然兵溃如山倒。

    率大军奔赴前线,准备大战一场的李文成:……

    而在得知李贞自尽后,李文成越发遗憾。

    需知她是想抓叛军回京城献俘的。

    毕竟她之前与吐蕃的一战,最后以吐蕃求和告终,而芒松芒赞当时还有用,得放他回去。故而那一战,文成并没有献俘长安。本来她这次是想把越王李贞抓回去的(且到底是宗亲,她也不好阵前自行诛杀)。

    结果李贞没有给她这个机会,当机立断就送走了自己。

    文成遗憾之余,忽然想起了英国公李勣:我不会重蹈大将军的覆辙,这辈子也抓不到重要俘虏吧。

    文成摇摇头,把这个晦气的想法赶出了脑子。

    *

    越王李贞处的战事,就已经够令人无语的了。

    然而琅琊王李冲,比起自己的父亲,也不逞多让——

    他在当地自然也是打着太宗和高宗的旗号,聚拢了数千人,起初还攻陷了几个县城。

    而吴英就是这时候上岸的。

    她手里有天后的诏令,便带着兵去增援琅琊王正在攻打的县城——武水县。

    说来,这么多州县里,李冲非要攻打这个县城,自然也是因为里面带了个‘武’字,攻下来比较提气。

    一地县城,守军不足千人,只怕难以久御大军。

    故而吴英得知战况后,是急行军去支援武水县的。

    然而到了县城外,就有幸旁观了琅琊王之军攻打县城的全过程,多年后,吴英想起来,依旧是‘叹为观止’——

    叛军自无火药等破城利器。

    琅琊王的军队想出的破城之法,是用木车拉着枯草,放火烧城门,乘火势大涨而攻破县城。[1]

    结果……

    吴英就见,南风起的时候,琅琊王的军伍一直在折腾着点火,然而,大约是枯草选的不够好,火,没有点起来。

    等琅琊王的军队终于点起了火,结果风向变了,变成北风了。别说用车烧城门了,这一车车的火,直接烧到了不少琅琊王自己的士兵。

    武水县的守卫见此,倒是趁机出城来打琅琊王。

    琅琊王率兵后退,直接退到了吴英脸前。

    吴英:……

    谢谢大自然的馈赠。

    她就这么收割了一波战功。唯一可惜的事跟文成一样,琅琊王李冲在战乱中自行了断了。

    而王孝杰和郭元振简直是哭死:他们率三万精兵分两路包抄赶到的时候,都打完了!他们这一趟来的,收获还不如中路大总管李文成。

    这都是什么事儿啊!

    但两位将军再懊恼无语,也得把战报一五一十写明,传回京城。

    *

    那一日,整个朝堂又震惊又沉默。

    姜沃的心声便是——

    我错了,我真的错了。

    看不上李培根是我不对。原来,他真的已经很优秀了,起码在史册上,他是真的拿下了扬州,几乎占据了江南西道。

    姜沃再次感慨,遗传真的是玄妙之事。

    她原觉得李培根不如李勣大将军远矣,实在替英国公惋惜。

    可现在……

    看看李贞,她又替大将军心平气和了。

    越王、琅琊王可是货真价实的太宗皇帝的亲生儿子/孙子,身上流着货真价实的二凤皇帝的血脉!怎么就打出这样的一仗来。

    可见这家天下真的太依赖运气了。假如太宗皇帝没有三个嫡子,或者只有几个跟类似于李贞,或是从前敢于在二凤皇帝活着就造反的李祐一般的子嗣……

    那真是,李唐都不用传到现在,估计早无了。

    故而已经不理尘世的李淳风,也难得破防了:这两个显眼包真是把太宗的脸都丢尽了!

    除了李淳风外,辛相也大大破防了。

    十三万大军浩浩荡荡出征啊,兵马未动粮草先行。

    每一天都是在真金白银地烧钱啊。

    让一个守财奴花钱还不是最心痛的,最心痛的是让守财奴知道,他破了一笔完全不必要的财,还是大财。

    辛相当场心痛到西子捧心摇摇欲坠,姜沃也当场取出保心丹来,请辛相吃下去。

    *

    说来,朝臣们的震惊也罢了。

    最傻眼的是宗亲们:这两王是怎么回事。

    需知,在宗亲眼里,他们可是占据‘大义’的一方啊!原该振臂一呼打出一种‘正义战胜邪恶’的士气。

    结果……越王和琅琊王,愣是替天后打出了一种‘天与不受,反受其咎’的场景。

    怎么就这么拉胯!

    没有什么比事实,血淋淋的事实,更能让人看清,权力的归属。

    **

    而在这一日大朝会上,天后为叛乱事召群臣勋贵道——

    “先帝圣躬不安二十年间,朕忧天下至矣!诸公卿富贵,皆朕与之;天下安乐,朕长养之。”*

    “如今叛乱已平。”

    “自此,诸臣须革心事朕,无为天下笑!”*

    朝堂之上,宗亲勋贵、文武百官俯拜:“唯陛下使!”

    不过,所有人心里都清楚——这件事绝对没有完。从来涉及谋反,必牵连甚广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