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历史小说 - 重生于康熙末年在线阅读 - 第525章

第525章

    无论如何,一下子得了两个儿子,众人皆是喜气。初瑜往观音像那边上了柱香,想着宁春一家终于有后,长长出了口气。

    江宁,织造府,书房。

    看着一身素服、仪表堂堂、礼数周全的内侄李鼎,曹寅赞赏的点了点,接过他递上来的书信,问道:“听说前些日子,你父亲犯了旧疾,现下可好?两位祖母身子可康健?”

    李鼎躬身应道:“回姑丈的话,父亲已经大好了!这回打发侄儿来前,还特意交代侄儿,要谢谢姑丈打发人送去的老参!两位祖母仍是在虔诚礼佛,身子骨还都爽利!”

    曹寅点点头,六月间曹荃病逝,李家来奔丧的是李煦长子李鼐,算算日子,倒是也有一年多没见眼前这个二侄子。

    现下,见他言谈行事,比其兄的木讷要强过太多,只是因李煦去年退亲之事,使得他在家“病养”了整一年。

    虽然对李家当年退亲之事不赞同,但是时过境迁,再说这个就没意思。况且这些又是李家家事,又是其父做主,哪里容外人说道?

    曹寅指了指书案前的椅子。对李鼎说道:“做了几日船,瞧着你也乏了,坐着说话吧!”

    曹寅见李鼎眼圈有些发暗,只当他是坐船辛苦,却不知他辛苦是辛苦,却是颇有些乐在其中的意思。

    李家也是有些家底的,区区璧合楼还真未必能入李鼎的眼。他是为了养珠方子高兴,当然对于附赠而来的白杨氏的身子亦是颇为满意的。

    想着曹家这些年因茶园与养珠的收益,还清了几百万两的户部亏空,李鼎的心下一动,看着略显慈爱的曹寅,不由思量开来。

    不管心中多不是滋味,李鼎也无法否认,江南曹、李、孙三家却是以曹家为首。曹家的这位当家人,素日行事也似颇有照顾李、孙两家之意。

    若是真心实意,那直言开口,寻问这珍珠方子呢?毕竟李家有亏空之事,曹寅亦是晓得的。要是不藏私的话,这方子既早已不是独家,那告之李家应该也不算为难吧?

    虽然白家那边的方子已经如在囊中,但是李鼎心下仍不住想要试探试探这位姑丈。实见不惯他这伪君子的模样,真想知道他用什么理由推诿?

    坐在椅子上,想到这里,他微微的眯了眯眼,想着“无意”的措辞。尚未开口问,便听曹寅问道:“先前听你哥哥说,年后你便要进京当差,你父亲是怎安排的?你将来要从文还是从武,前程方面可是有计较了?”

    一句话,却是让李鼎立时歇了戏弄曹寅的心思。是啊,他明年就要上京,虽说李家也有族人亲戚在京城,但是最显赫的还是曹家这门亲戚。

    伯爵府呢!李鼎压着怒火想着,他父亲不过是三等子,比曹家的爵位低了好几级。再想想平郡王府与淳郡王府,曹颙还是皇子伴读。

    哼,有何了不起,他李鼎还是正经的皇子表兄!

    心中不耐烦的不行,但是面上李鼎却甚是恭谨,回道:“姑丈,父亲上了折子给万岁爷。至于所谓前程,侄儿哪里有什么打算?父亲的意思,全看万岁爷的恩典!无论如何安排,侄儿这边唯有尽心办差事罢了!”

    曹寅面上露出些欣慰之色,对李鼎道:“能这样想,实是大善!咱们这样的人家,能够受万岁爷如此厚待,圣恩浩荡!到了京城,不比南边,不是我们能大声说话的地方!当初你表弟年轻不懂事,到京城也惹出不少是非来。虽说后来无大碍,到底得罪了不少人家,说起来却是不妥当!不过你向来懂事,这些事是不需人操心的!只要想着万岁爷的恩典,想着家族荣辱,自然便知晓万事警醒,半步不能错的!”

    曹寅说这些,本是好意,只是怕这个内侄像他父亲那般热心权利,到京城再没轻没重的掺和进不该掺和之事,弄出什么祸事来。

    听到李鼎耳中,却是另一种炫耀。曹颙与镶黄旗郭络罗家子弟之间的恩恩怨怨,李家也是晓得的,当初原以为曹颙就算不吃大亏,终要受到些教训的。毕竟郭络罗家有宫里的宜妃娘娘,是数得上的外戚人家,谁会想到最后竟是不了了之。

    对于曹寅后面讲的那些“半步不能错”的话,李鼎简直要冷笑。什么叫“半步不能错”,还不是要求他听曹家的指令,别另攀高枝。

    不过,他哪里是心思会摆在脸上的人?自然是站起身来,恭恭敬敬的谢过姑丈的提点。

    曹寅交代了两句,便对他说:“你姑母也甚是惦记你,方才我使人去同你姑母说了!她那边也盼着你呢,你过去请安吧!”说着,打发个小厮带李鼎往二门去。

    说起来,李鼎出生时,李氏已出阁,实在对这个堂姑母没什么感情。但是晓得她是连接曹李两家的至关紧要的人物,又是平郡王福晋与曹颙的生母,李鼎听曹寅这样说起,脸上也多了几分喜色。

    过了二门,已经有李氏院子里的丫鬟在这边等着,听着那小厮言道,这就是苏州来的表少爷,自是少不得俯首见礼,而后领路往开阳院去。

    李鼎前些年也来过曹家两遭,给李氏请过安的,现下看着丫鬟面生,想来是这两年新换的。心中不自觉的,就将这边织造府与苏州那边有了比较。说起来,他们家也是接过驾的,只是不如曹家次数多,时日长罢了。

    进了开阳院,走到正房廊下,未及进门,就听到屋子里传来李氏的笑声,还有少年的说话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