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嫡长子 第143节
书迷正在阅读:在选秀奋斗的我总被迫修罗场、咸鱼后爸,反向带娃[穿书]、穿书炮灰成了万人迷、穿成男主的契约魔兽[穿书]、穿进末世剧本后我演起来了、和离后,他们都想娶我、重生八零:被最猛硬汉掐腰宠、穿书后主角与我双宿双飞、白月光是年代文假千金、被读心后嫁给了心机男
就是一个很能干,但也有可能和刘大夏是一条线上的人。 但朱厚照不会那么狭隘,杨一清此时并没有做什么错事,胡乱的找他麻烦,这也说不过去。 “臣,陕西巡抚杨一清,参见太子殿下!” 朱厚照现在大了,坐在主位上,一边翻着手中的东西,一边用余光瞥向他。 “从西北一路来京,杨巡抚辛苦了。陕西官牧马场,你这几年做得很是妥帖,在本宫心里,你杨一清,是有一份大功劳的。” 杨一清听了心里顿受鼓舞。 他在陕西多年,一个进士清流,给搞成了地方官,努力了这些年,眼下终于又进入太子的视线,还得太子如此褒奖,他怎能无动于衷? “仰赖皇上天威、殿下才德,陕西马场终有起色,臣不敢居功。” “有功便是有功,有错便是有错。本宫从来不会忽视臣子的事功。这次召你入京……”朱厚照放下手中的奏疏,站了起来,顺便也扶一扶跪着的杨一清,“一是为本宫,见一见你这西北的能员干臣,二来也是为你受赏,因你有功,兵部尚书刘大夏举荐你任西北三边总制官,你意如何?” 杨一清不敢托大, 太子虽然扶他,站起身后他也是退后一步微微躬身,给太子让出路来。 这个问题也不好回答。 杨一清虽然人在西北,但是他不聋不瞎,他难道不知道殿下和刘大夏的嫌隙? 这个时候太子问这个问题,能是简单问问? 伴‘君’如伴虎,虽然这个君还是储君,但弘治皇帝和太子的关系,他们这些远在陕西的官员也是知道的。 而杨一清此人,虽然和刘大夏关系很好,但是他并不避战,史书记载,他也是领兵打过仗的人。 “臣的意思,能为朝廷巡抚陕西,为殿下牧守马场已是臣之福分。臣不敢有居功而要赏的念头。” 每一个官员,在太子面前几乎都是这么老实、这么一心为公的。 但太子不能真的当真,把这些话当做是评价一个官员的好坏,这只代表了他们基本的能力——说正确的话而已。 “六月,大同府来报,说鞑靼人在关外连营三十里,七月,宣府来报,说鞑靼人寇关抢掠。若是让你任这三边总制官,鞑靼人进犯一次,你就这样上奏一次?” 考验来了。 太子这话的意思很明显,你将来只守肯定是不满意的。 如果这个话回答的不好,三边总制官他杨一清就不要想了。 “臣以为戍守边镇,守好为主要之务,但皇上和殿下若有旨意,臣也必定不会畏战不前!” “你做事,本宫还是有数的。” 朱厚照把放在案上的奏疏拿起来向外走去,并对杨一清下了逐客令,“你下去吧。下去之后找一找刘大夏,你就跟他说……” 太子停了下来,“说,本宫谢谢他。谢他,为国举荐了一个称职的三边总制官。” 太子说这话是笑着说的。 但是杨一清的耳朵里,立马就是一声巨响!震荡得他的胸口久久不能平静。 他马上跪倒,“殿下,臣,臣……虽是刘尚书举荐,但臣是大明朝的三边总制官,领的是皇上发的俸禄,受得是朝廷的厚恩。” 太子脸上的笑也适时的消失,只淡淡的说:“望你记得今天在东宫说的话。” 这就是最后一句了。 太子走后,杨一清一摸手心,竟发现多了不少汗水! 早知道太子是英断之主, 但真的面对他,才感受到那种压力。 总得来说,朱厚照对杨一清的回答还算满意,至少没有上来就劝他一套“兵者,国之大事”的道理。 朱厚照所拿的奏疏,是浙江巡抚王华所奏。 梅可甲的那个请君入瓮的法子,有一点危险性,就是会耽误生意。 王华害怕出事, 所以把当日和梅可甲的对话一一上奏。 朱厚照看完之后默然不语。 西北有西北的麻烦,东南有东南的症结。 王鏊来了之后一时没找到太子,最后是在太监的指引下,发现太子独自一个人坐在亭子里。 手里捻着点心,赏着湖。 太子很少一个人这样。 王鏊关心,于是急忙上前。 朱厚照见他来了之后,直接就将手里的奏疏递到他面前,“你先看看。” 这道奏疏,最最精辟的地方,就是梅可甲说的四个字:无名无姓。 王鏊看完之后顿时明白,为什么太子是今日这般表现。 “主忧臣辱,殿下如此忧心国事。是臣无能,不能为殿下分忧。” “你胡乱领什么罪,浙江的事和你有什么关系?”朱厚照不在意的说了这么一句,“你是觉得本宫心灰意冷了?那是想错了,其实浙江的事发展成今天这样,并不出我意料。梅可甲说浙江并无人要与太子做对,大家只不过是想挣到自己的银子。” “这话其实不对,有些银子不是他们该挣的,贿赂官府,收买官员,这样做生意怎么就是该挣的银子了?梅可甲那个请君入瓮的法子很好,要我说,王华还是胆小儿。你来执笔,给王华去一封信,命他奉旨贪墨,去见识见识,这些地方的官员要怎么分梅可甲和魏彬的银子!” “原来我还想魏彬既然是内官,押回京城我们自己审理就好。现在看来,嘿嘿,还是不要自作聪明坏了这出大戏。就在当地审理,王华主审,布政使、按察使副审,把案子审完,案卷递上来。本宫这次要瞧一瞧,为了这些银子,他们能玩出什么花来!” 第一百六十二章 论心黑 朱厚照和王华在行动。 浙江的官员也在行动。 眼看成功送走魏彬已是板上钉钉的事,结果没想到还没来得及庆贺,又来了个王华。 布政使和按察使给王华一个‘拖字诀’打发了。 他们两人回去后,便接连接见各地官员,当然各地官员也会自己去巡抚衙门拜码头,同时用自己的眼睛亲眼看看王巡抚的态度。 老话讲,堵不如疏。 在这件事上,东宫的方法却是堵,因为东宫不可能放任这笔银子不取。 这一堵,各级官员的情绪就有些压不住了, 这日,湖州、杭州、台州知府一齐聚于布政使衙门。 尤其以湖州知府徐若钦最为慷慨激昂, “送走豺狼,又来虎豹!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?自古以来可曾有过皇室置商,而于民间取财的?传至后世,岂不是徒增笑料?!” 其实他们也算努力的了,为了能够扳倒魏彬这个贪污的大太监,他们是极力的攀援皇帝宠臣刘大夏,好不容易利用他和太子的嫌隙,让刘大夏在皇帝面前进了言,决定惩治这些不开眼的内官。 结果一个安稳觉都没睡,东宫又给派一个信任巡抚过来。 杭州知府丘宗夏说:“以往下官还以为就是魏彬这个大胆的奴婢一朝得势,便大肆敛财,没想到东宫竟有如此考量。江南本就是朝廷财税重地,所上缴得赋税占了全国的半壁江山,虽说江南富裕,但民生之苦,一样苦不堪言。如果依旧不满足,继续要从浙江取银,这不免有些……” 浙江的官员在一起酝酿了好几天, 大家心里都有火,但都不敢发。 但几日后,他们这些人再于布政使衙门之中聚首时,湖州知府徐若钦忽然展示了自己于这几日间所拟的奏疏。 “方伯(布政使尊称),浙江的事不能够再拖下去了。若是各位不愿上疏,我湖州知府徐有易,愿意向陛下谏言。这是下官的奏疏,还请方伯过目,若无有不妥,下官便拼着性命将这奏疏,递上去!” 东宫在这几年是有威名的,其实这整件事,从地方到京师,都心知肚明是太子在浙江取银,只是没有实证,所以先前还没有人一个人敢说,只是揪着魏彬猛打。 现在难道有人敢向陛下上疏,并将真正的话讲出来? 众人看着徐若钦手里的东西,都不禁吞了口唾沫。 这件事……如果有人愿意冲在第一个当然是好…… 可徐若钦在这个时候,拿出这份奏疏是什么意思? 党善吉最为鲁莽,他一直等着有人当这个冤大头,此时等来了,便忍不住心中畅快,“这不是好事么?!你们都愣着干什么?” 说完这话,李俨才还是没动作。 因为他已经感觉到徐若钦这个家伙,心思诡诈! 他不仅想当不畏威权、主持正义的第一人,他还他娘的怕死!要把这一屋子的人全给带上! 因为,此刻谁也不好不同意这份奏疏的内容,在如今浙江的官场氛围,谁拦了他徐若钦、以及他的这道奏疏。 那就是‘逢迎谄媚’四个大字刻在脑门上! 本来也是,你们都害怕,我徐若钦拼命,你们还在后面扯后腿?! 但凡做了这事,政治生涯就结束了,在明朝,一个官员丢掉什么都不能丢掉你身上的道德光环。 可大家一起看了,又不拦, 以东宫的威名,将来处理起人来,谁又能逃得过?! “……思天下有溺者,犹己溺之也;思天下有饥者,犹己饥之也。” 众人犹豫间,党善吉已经开心的高呼,“徐知府不愧是文胆之名,这道疏写得真是荡气回肠!” 李俨才心中叫苦,这个笨蛋,被人给算计了还不自知。 但徐若钦这是阳谋,他们这几人都没有办法,只能吃一口大便,还得装着开心,拱手对着徐若钦吹嘘。 布政使衙门的这个事, 传到梅可甲和王华的耳朵里, 这两人也不免摇头。 “这个徐若钦,自身的宗族就有海商的背景,他有上这道疏的动力,却没有承受太子怒火的勇气。于是把这道疏展示给人看,寻常人,大抵会觉得徐若钦这是好慕虚荣,实际上这是要拉上更多的人和他一起。现在李俨才若想活命,就只能跟着想办法,除了赢了这一局,否则就是死。” 王华也大约明白了,梅可甲之前说的‘局势推着人走到了这一步’具体是什么。 李俨才新来浙江,可这才一件事、几个照面,就被绑架进这个集体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