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耽美小说 - 桓容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675

分卷阅读675

    变,想要开口,却被李夫人按住手腕。看到后者温和的笑,慕容氏本能的僵了一下,咽下到嘴边的话。

    她从没想过儿子能继承大位。

    当年马氏的教训,她一直牢牢记在心里,有时还会梦到,绝不愿蹈其覆辙。更何况,桓伟身上有鲜卑血脉,从长相上就能看得一清二楚,压根没有继承皇位的可能。

    与其奢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,不如安于本分,日子方能长久。

    对于桓伟出海的愿望,慕容氏十分支持。他想带兵出征,慕容氏也不反对。

    桓容英明睿智,是不世出的明君。

    事有两面,桓伟的血统是劣势,也是优势。

    在桓汉朝中,他不会有继承皇位的希望,却能得归降的鲜卑部落支持。他日领兵征战,自会成为天子信任的一把利刃。

    慕容氏出身乱世,命运多舛,见过鲜卑贵族的尔虞我诈,更见过战争的残酷。被桓温抢来之后,日子同样提心吊胆。直到桓大司马病逝,晋地禅位,桓容建制称帝,才过上几天舒心日子。

    她不愿这样的日子被打破,故而,对桓伟争夺大位的可能,从心底里抵触。

    殿内陷入寂静,许久没有人出声。

    最终,出乎众人预料,是桓玄打破沉默。

    “阿母,儿不想。”桓玄已经元服,个头不及桓伟,五官却是格外俊秀。他继承了马氏的好相貌,七岁之前很有些雌雄莫辨。

    “为何?”南康公主问道。

    “儿想出海。”桓玄认真道,“儿学东西慢,先生讲和,儿都要请教数次,默诵数日,方能记得牢固。”

    “儿见过阿兄处理国事,自问做不到。”

    “阿兄立国不易,百姓难得安稳。儿再努力,也做不到万分之一。”

    “儿不想累阿兄基业受损,不想让百姓失去安稳,不想阿兄的心血毁在儿的手里。儿无意玄学,也不喜儒家,法家也仅知皮毛。”说到这里,桓玄顿了顿,表情稍显苦恼,似在思考如何表达,才能将自己的意思彻底说清楚。

    “儿只想学习兵法,学习读海图,随四兄出海,为阿兄征战。”

    桓玄的话说得直白,更有些东一句西一句,实无太多条理。

    然而,小少年表情严肃,目光清明,显然想什么说什么,没有半点遮掩和隐瞒。

    待他说完,桓伟的五官皱了起来,苦恼的看一眼兄弟,无奈道:“阿宝,能说的你都说完了,让我说什么?你平日里说自己口笨,都是骗人的吧?”

    此言一出,南康公主和李夫人都没忍住,同时笑出声音。慕容氏也消去几分紧张,紧绷的神经开始放松。

    桓伟显然不明白阿母和阿姨在笑什么。

    他明明说的是实话,哪里好笑?

    转头看向桓容,发现对方没笑,果断的点点头,还是阿兄好!

    “阿母,儿和阿弟一样,都不爱读书,也非治国之才。阿兄要立皇太子,大可从几位叔父家中选。”

    桓伟越说越觉得有道理,表情微亮。

    “叔父家中儿子多,从兄多已娶亲,在从侄中挑选,总能挑出合适的。”

    为了自己脱身,小少年不介意把从兄和侄子全部卖了,一起推出来挡枪。

    “去岁,豹奴代从兄入朝贺元月,我见过他,知道他启蒙至今,玄学和儒家都有涉猎,还学习法家,和袁阿兄很能说到一处。”

    “还有阿玉、阿生和阿全,都随从兄读过老庄,阿玉更读过春秋!”

    桓伟口中几人,分别是桓嗣嫡子桓胤,桓石秀的儿子桓稚玉,以及桓石虔的次子桓振、三子桓诞。

    去岁元月,宫内设宴,几人代父入朝贺岁。敬献寿酒之后,都被南康公主召至长乐宫,和桓伟桓玄相处融洽,感情很是厚密。

    如今,为成功出海,桓伟不惜“坑”一回侄子,把几人的“底子”全部揭开,就为实现自己的梦想。

    至于从兄那里如何交代……所谓的兄弟,不就是用来“坑”的吗?

    桓伟说话时,不忘用手肘捅了捅桓玄,示意他快帮忙。

    桓玄脑子有些慢,反应却不慢。

    得桓伟提醒,立刻开口帮腔。

    两人一唱一和,配合默契。

    在他们口中,几个从侄都是材高知深,班行秀出,个顶个的拔群出萃,奔逸绝尘。

    总之一句话,天上仅有,地上无双,都是百里挑一的大才!

    见到两人的表现,桓容一边忍笑,一边深思南康公主的用意。

    想清楚之后,莫名觉得汗颜。

    就此事而言,他的确做得不妥。

    即使桓伟和桓玄没有继承皇位的可能,也不能直接忽略,理当先于他人询问。遇有心结,亦可加以开导,以免让两人觉得不公,就此埋下隐患。

    从兄信中所言的“谨慎”,怕也有提点之意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,桓容莫名的想要叹息。

    凡事果真不能想当然。

    如果没来见亲娘,八成会继续忽略,始终看不到关窍。

    有今日之事,桓伟和桓玄表明心迹,再从几位叔父家理选人,估计就能顺利得多。

    桓伟和桓玄给他提了醒,与其不着边际撒下大网,不如定点垂钓。凡能代父入京的郎君,必定都是被重点培养。之前是灯下黑,如今定下目标,行事自然有了章程。

    如此一来,就无需劳烦亲娘,想说服叔父和从兄,自己写信就成。

    问题得到解决,桓容心情大好。向桓伟桓玄许诺,只要他们能熟记,下次桓祎出海,就许他们跟随。

    两个小少年很是兴奋,当场拍着胸脯保证,必定不负兄长期望,熟背熟记,学以致用。

    桓容回到太极殿,将要动笔时,猛然间想起,桓祎的儿子已经三岁,也该问上一问。

    书信送出,桓祎隔日亲自入宫,当面表示,三岁看老,他的儿子和他一样,压根不是读书的材料,今后要么做个武将,要么随船出海。

    “阿弟要选嗣,几个从侄都是甚好。”

    显然,桓祎想帮儿子脱身,不介意和桓伟桓玄一样,卖一把兄弟和侄子。

    对此,桓容既感到欣慰,又觉得无奈。

    纵观历史,为皇位你争我夺乃至起刀兵的事绝不鲜见。到他这里,怎么偏偏情况倒转,连选个继承人都这么难?

    桓容准备给桓嗣等人书信时,秦璟已率大军抵达朔方。

    如之前预料,乌孙和高车的大军就在城外。营地绵延数里,近乎望不到边际。

    坚兵顿城,朔方城被围困多日,正岌岌可危。

    第三百一十二章 撬动战局的棋子

    朔方城外,两军分别立下营盘, 大纛高牙, 旌旗烈烈。

    高车乌孙大军都为骑兵, 提前占据有利地形,只要号角声起, 随时可调集骑兵